一见如故、同居、争吵、癫狂、拔刀相向、绝交……
是的,你能想到所有疯狂的情侣能做出的事,
他们都做过。
艺术家身上总有永远无法磨平的锐刺,他们坚硬又柔软,向外,尖锐犀利,感知春花秋月,高山大海;向内,敏感如触角,将自己深深包裹。
梵高与高更,两位艺术大师,他们都是那么尖锐,又都是那么敏感。
一见如故、情书、包养、同居、争吵、癫狂、拔刀相向、分手、绝交、老死不相往来……是的,你能想到所有疯狂的情侣所能做出的事,他们都做过,或许命中注定,他们只能一边拥抱一边伤害。
在那之后,梵高割掉了自己的耳朵,过度燃烧生命,走向死亡。
高更用一束向日葵祭奠,绽放于热烈的等待,凋零于无尽的思念……
梵高:燃烧所有热情,只为你
那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。
梵高与高更,相遇在一个文明的巅峰,那是我们永远都回不去的黄金时代,那是1887年的巴黎。
正如伍迪艾伦在《午夜巴黎》中所描绘的那样大师云集,精才绝艳。
梵高(左三)与高更(右) 1887
这一年,高更正值困窘,无法照顾亲人,生活受到阻力,精神受到打击,时常自责,绝望,以至于想过结束生命。
这一年,梵高则刚刚与我们熟悉的妓女西恩分开,随着一次恋情的失败,梵高所有的宗教狂热与爱的梦想都随之幻灭,孤独的来到巴黎投靠弟弟。
人处于低谷的时候,总会有好事发生,不是吗?
所以梵高遇到了高更。
认识高更这件事,直到死去,梵高都认为,是一生最大的幸事。
就这样,两个同样绝望的生命,终于在黄金时代的巴黎相遇了。
敬爱,迷恋,梵高不遗余力的表达着自己对高更的尊敬与喜爱,并且一再邀请高更来阿尔同住。
然而高更对于梵高,却有更加功利的想法。因为梵高的弟弟提奥在巴黎开画廊,或许可以为自己的作品做推销。
在最后,高更给出了肯定的答复。
不得不说,在等待高更的这段时间,某种意义上来说,是梵高最幸福的时刻。
梵高如同一个小媳妇一样一边积极创作,一边给高更置办居所。
这张《房间》是梵高布置的新房,他是真切的想要迎接一个崭新生活的!所以他用了各种温暖的色调,看上去就让人心中熨帖的那种开心。
或许,这里是梵高梦中的『家』吧。
梵高甚至为高更画了《向日葵》,他要把这南方阳光下的盛艳之花送给高更作为迎接他到来的礼物。
所以向日葵,其实是指定给高更的,感觉我的心脏被piu的击中了~
这迸发出生命颜色的炽热“向日葵”,是梵高最纯粹的热情与爱,这种自然界少有的明度高到非比寻常的黄色,像阳光,又像梵高自己纯真透亮的心。
冶艳,热烈,旺盛,炽热,这是梵高生命的颜色,他寻着阳光的脚步,一路从阴郁的荷兰,到巴黎,最后终于来到阳光灿烂的阿尔,而现在,他愿意把这燃烧自己的力量,通通献给高更。
来吧,在布列塔尼贫病交加的高更,让我来照顾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