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台首页
登录 注册
《禅话与商机》◇底谓:著绘◇
2022年01月22日16时48分28秒
4. 自 主

◆◇◆◇◆◇◆◇◆  佛  言  ◆◇◆◇◆◇◆◇◆

   心逐物为邪,物逐心为正。(唐·慧海《顿悟入道要门论》卷下



底 谓:

一个人来到世界上,如果对周围的事物一无所知,那么不要说成长,就是生存也有问题;一个人虽对周围的事物有所认识,如果不知道使之为己使用,又好比虽然懂得地里的萝卜是可以充饥的,却想不到把它挖出来送入口中,那么他用不了多久也会被饿死。如果人类仅是努力了解、认识甚至按照周围事物的存在方式去适应他们,恐怕今天也就不会成为地球上的强者。人类之所以成为强者不仅在于他能够了解、认识客观世界,更重要的是他能够顺应、利用客观事物的天性,来满足人类自身的天性,所谓“天人合一”的高深哲学命题,要义即在于此。

没有人不知道钱的意义,有了钱便可以换取物品、能源甚至人力,而行善也往往离不了“钱”。但是,为商之人如果只知钱有这种特性而去拼命地抢钱,那他不但永远找不到“摇钱树”,而且一生都不会感到“钱”的乐趣,因为他是“心遂物”,是钱的奴隶,是钱在玩他。他在“钱”的面前永远自卑。如果某人能利用钱的特性,使之在商业活动中顶替自己力所不及的部分,从而将原本不可能实现的业务得以实现,那就是他在驾驭“钱”,故而他迟早会成为“钱”的主宰。


◆◇◆◇◆◇◆◇◆  佛  言  ◆◇◆◇◆◇◆◇◆

   安心在乎虚,持心在乎平;用心在乎照,悟心在乎忘。(明·德清《牧心



底 谓:

      要想让心静下来,即不要太固执;要想实现什么心愿,最好这心愿不要太过分;要想用心做些什么,应照顾到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;要想在困惑中领悟到光明所在,便要把那些”千真万确”的已知条件忘掉。这是上述禅话给予我们的启示。

我见过不少人(有博士、硕士、也有工人、农民)一说到经商,便会滔滔不绝地告诉你,他认识的某人某人,如此这般、如此那般地一个个都发了财,从而让你相信,他也有足够的能力来挣大钱,因为他见多识广,种种商业技巧都明白。可一年两年、五年八年过去了,当你再见到他时,他还在生意圈外兜圈子,干脆没入门。这些人看起来事事都自作主张,可是没有一件事是以他的主张实现的,真是“可歌可泣”。一个真正自主的人,首先要懂得自主必须主在理上;如果不能主在理上,再固执的自主也将是形主而实不主。其次,他人的成果是不能用来实现自己心愿的;他人的方法也不可能照搬来成为自己的有效手段,因为自己和他人在主、客观上都有很大的差别。再有就是,要想自己也有建树,必须先把别人的建树都忘掉,只管一心一意地去谋自己的事,“努”自己的力,革自己的“命”。他人成功与否,原本就与自己的事业风马牛不相及。

提交
copyright: 2025底谓艺术工作室
Powered by 梵高元宇宙
网络已断开 。。。。! 网络已断开。。。。! 点击刷新 🗙
检测到网络已断开,正在连接中。。。。。。